随着科技进步、让人类不再满足于探索地球本体,转向在更宽广的宇宙中,找寻另一个「立足之地」。
从飞上天空到进入太空,从登陆月球到展望移居火星,不断尝试突破极限和寻找「新家园」的人类,似乎就像电影《星际争霸战》(Star Trek)著名台词般,将宇宙视为最后的疆界(Space, the final frontier.)。
《波湾新闻网》(Gulf News)报导,打从2020年7月发射升空至今,历经半年时间飞越4亿多公里的航程,阿联大公国与美国多所名校合力研发的无人探测器「希望号」(The Hope),即将被火星引力捕捉、进而进入其环状轨道内,一旦成功将可启动一系列研究调查。
阿联航太总署主席阿米里(Sarah Al-Amiri)表示,幕后团队已做好万全准备,但由于目前希望号距离地球太远,已经无法实时远程遥控,进入火星环状轨道的任务,将必须通过自动驾驶系统进行;倘若出现任何错误或突发状况,系统也可即时判定,让推进器重新点火、帮助探测器回到稳定的空间内。
团队科学家表示,如果希望号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,将能带给地球上的人们「前所未有」的视觉角度。目前在火星周边活跃的探测器,只能对特定区域进行观测,希望号将能有机会环绕飞行火星,并以9天为一个单位,向地球放送火星地表的清晰影像,让科学家们能更深入探索这个神秘星球。

希望号无人探测器2020年7月从日本鹿儿岛发射升空。(图片取自阿联航太总署)
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资,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共同研制,希望号无人探测器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火星探勘任务,之所以命名为「希望」(al-Amal),是为了给数百万年轻一代更新颖的太空信息,并提供全球航太机构数据共享。
希望号总重1350公斤,配备6组推进系统和8台反推进系统,一度因为新冠疫情延后发射时程,最终在多方限制和赶工下,成功在2020年7月9日从日本鹿儿岛中心升空,打开这趟为期两年的探测之旅。
团队科学家沙拉夫(Omran Sharaf)表示,倘若进展都很顺利,希望号也进入火星轨道,他们将开始进行探测器上所有仪器的作业流程,最快能在9月份将收集到的火星图像和数据,公开分享给世人知道。